为全面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银河yh99创新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站为依托,将“三农”调查、探索与研究作为2017级博士研究生的重要培养环节,以期全面提高博士生的实践、创新与思考能力,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乡村振兴高层次人才。
2018年3月30日-4月8日,在汪红梅副教授、张会、杨峰、张蚌蚌、胡振、侯现慧、田茂茜七位青年教师的带领下,银河yh99组织2017级全体22名博士研究生和5名留学生分别赴宁夏固原市申庄村和宁夏盐池县皖记沟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本次调研,旨在聚集智力编制村庄产业规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同时,通过与农户深度交流与访谈,培养博士研究生在农村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乡村现实发展中归纳与提炼科学问题,创新研究思路及方法,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代表团宁夏固原申庄村乡村振兴调研小组 张蚌蚌 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代表团宁夏盐池县皖记沟村乡村振兴调研小组李晋阳 摄
入户访谈,了解基层需求。调研期间,博士研究生每天总结调研心得并撰写调研日志,根据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围绕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绿色发展、乡村治理等热点问题与带队老师及其他成员展开讨论,共同研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现实问题,并探讨其中隐含的科学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途径,为博士研究生的选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博士生陈光在调研日志中写道,“该农户希望对村子进行整体规划,引入大的龙头企业更广泛地带动农民增收”。农户的切实需求是做好产业规划的根本,通过前期与村委会成员的沟通交流,清晰当地的支柱产业与发展情况,调研小组对申庄村和皖记沟进行了“地毯式”的入户调研,在访谈中认真听取农户对产业规划的相关意见,并进行归纳整理。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从需求角度客观评价当地产业规划的运行效果,成功调动农户的积极性,让后续制定的产业规划有效可行。
宁夏固原申庄村乡村振兴入户调研
宁夏固原申庄村乡村振兴入户调研
爱心帮扶,小村温馨如春。在深入“西海固”国家典型贫困地区申庄村调研时,当发现个别农户因病、因伤、因教等极度贫困的生活状态时,我院张蚌蚌老师、田茂茜老师、博士研究生王博为贫困农户进行自发捐款。青年教师张蚌蚌说“去年12月初,西北黄土高原的申庄村已经结冰了,可是年逾古稀的顾爷爷夫妇竟然不舍得烧炉子,要等到再冷些时候才烧炉子;因为自己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的养老保险和每年出售一头牛的收入,不愿意向儿子要一分钱并理解儿子养家糊口的不易;看到这种情景,内心震撼;去年身上没有现金而深感遗憾,这次一定不留遗憾,一定补上自己的二百元爱心”。
村部对接,完善顶层设计。4月4日,调研临近尾声之际,固原调研小组与申庄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交流;盐池调研小组与农牧局相关领导及皖记沟村村民代表就村内产业发展规划举行座谈。详细了解申庄村和皖记沟村未来发展规划打算及存在的困境和问题,就如何开展申庄村特色产业,如何发展皖记沟村“特色滩羊养殖产业,创建规模型的产业链”,“以优质产品为立足点,逐步开发其他产品或产业”,“因地制宜地发挥地方产业发展特色”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通过座谈深深地体会到中国的基层干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和支持,对推进当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迫切希望。通过他们的实际经验分析,为后续的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宁夏固原申庄村乡村振兴座谈 张蚌蚌摄
宁夏盐池县农牧局乡村振兴座谈 李晋阳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绝对不是一句大话、也不是一句空话,该战略实现的本质与关键,在于“实干”二字,党的十九大、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2018年两会精神,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为亿万农民描绘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现代图景。
此次宁夏农村调研实践,2017级博士生们纷纷表示:中国提出全面振兴乡村战略,有利于促进广大乡村地区医疗卫生与教育等公共服务及设施的建立,吸引城镇人口“倒流”到乡村,缓解大城市负荷过重、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诸多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可充分利用此前因农民进城而被闲置的农村土地。中国目前形成了良性循环,经济奇迹正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农村地区,而农业和乡村发展起来后,又可以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各位博士生表示,返回学校后一定倍加努力,一定将农村看到的现实问题与自己的科研探索相结合,通过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